黄金金逆袭,超越欧元成全球第二大储备资产

在全球金融市场的风云变幻中,一则消息犹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欧洲央行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在全球购金潮与金价飙升的双重驱动下,黄金已正式超越欧元,成为全球央行第二大储备资产。2024 年黄金占全球官方储备的比例达到 20%,首次超过欧元的 16%,仅次于美元的 46%。这一变化,标志着全球储备资产格局正经历深刻调整。
近年来,全球央行持续以创纪录的速度增持黄金。2024 年全球央行黄金净购买量连续第三年突破 1000 吨,相当于全球年矿产量的五分之一,较 2010 年代年均水平翻倍。中国、印度、土耳其和波兰成为最大买家,其中中国央行全年增持规模达 289 吨,创下自 2015 年以来的最高纪录。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新兴市场央行增持的黄金中,约 60% 用于替代美债持仓,这一比例较 2020 年提升 22 个百分点。这种大规模的增持行为,直接推动黄金储备量不断攀升。截至 2024 年,全球央行持有的黄金总量已回升至 3.6 万吨,距离 1965 年创下的 3.8 万吨历史峰值仅一步之遥。欧洲央行在报告中强调:“黄金的储备地位几乎恢复到 1965 年的水平,反映出各国对非主权信用资产的战略需求。”
黄金价格的飙升,同样是其能成为第二大储备资产的重要因素。2024 年黄金名义价格飙升约 30%,超过 1979 年石油危机时的历史高点。进入 2025 年,年初以来金价又飙升了 27%,并一度触及 3500 美元 / 盎司的历史高位。欧洲央行指出,庞大的黄金储备加上高企的金价,使黄金在 2024 年按市值计算成为全球第二大储备资产,仅次于美元。
全球央行疯狂 “囤金” 的背后,有着诸多深层次原因。一方面,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加剧。自 2022 年俄乌冲突爆发后,对货币储备的黄金需求急剧飙升,并一直居高不下。许多国家担忧地缘政治冲突可能引发的金融制裁,将黄金视为对抗金融制裁的 “对冲工具”。欧洲央行分析显示,自 1999 年以来,黄金储备占比年度增幅最大的 10 次中,有 5 次发生在相关国家当年或前一年遭遇国际制裁。近三年与俄罗斯地缘关系密切的国家增持黄金的力度远超其他国家。另一方面,美元信用受到冲击。美国长期推行宽松货币政策,财政赤字不断扩大,其国债规模持续攀升。今年以来,美国的财政信用更是面临考验,上月穆迪宣布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一度引发全球市场恐慌。即将闯关参议院的特朗普税收与支出法案将在未来十年令联邦预算赤字增加 2.42 万亿美元。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表示,特朗普政府可能会在 8 月中旬至 9 月底之间耗尽用于履行其偿付义务的资金。在这种情况下,各国央行寻求资产多元化,降低对美元的依赖,黄金成为重要选择。
此外,黄金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其在危机时刻的独特价值。尽管黄金不产生利息且储存成本高,但它具有高流动性、无对手风险、不受制裁影响等特点,被全球投资者视为最安全的资产。历史上,当其他资产的实际收益率上升时,黄金价格通常会下跌(因为黄金无息,机会成本上升)。但自 2022 年初开始,这种长期存在的关联被打破,现在投资者购买黄金,更多是出于对冲政治风险,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对冲通胀。
黄金超越欧元成为全球第二大储备资产,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在外汇市场,可能会进一步削弱美元的主导地位,推动全球货币体系向更加多元化方向发展。更多国家可能会减少美元储备,增加黄金和其他货币储备,这将对美元汇率产生下行压力。在黄金市场,持续的央行购金需求有望继续支撑金价高位运行,吸引更多投资者进入黄金市场,无论是实物黄金投资还是黄金期货、ETF 等金融衍生品投资。对于新兴市场国家而言,增加黄金储备有助于增强其金融稳定性,提升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
但未来黄金市场也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欧洲央行指出,未来黄金供给的变化仍是未来价格走势的重要变量。过往经验表明,黄金供给曾对需求上升作出弹性反应,尤其通过地上黄金库存的大幅增加。若未来官方部门的黄金储备需求进一步上升,可能会带动全球黄金供给进一步增长,从而对金价产生一定抑制作用。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地缘政治冲突的演变以及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的调整,都将影响黄金作为储备资产的吸引力和价格走势。
黄金超越欧元成为全球第二大储备资产,是全球金融市场近年来的重大变革。这一现象背后反映出地缘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以及各国央行对金融风险的重新审视和资产配置的调整。未来,黄金在全球储备资产中的地位及价格走势,值得投资者、金融机构和政策制定者持续关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