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量子科技:万亿赛道的崛起逻辑
在 “第二次量子革命” 浪潮下,量子科技已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前沿,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我国 “十四五” 规划将其列为 “未来产业” 重点方向,工信部更明确 2025 年突破 17 项核心任务,“十五五” 专项研发资金预计超 300 亿元。作为颠覆性技术,量子科技在通信、计算、安全三大领域展现出碾压性优势:量子通信实现 “绝对安全” 传输,量子计算有望突破经典算力瓶颈,量子安全则筑牢抗量子攻击防线。据麦肯锡预测,2030 年全球量子科技市场规模将突破 1 万亿美元,其中中国量子通信市场规模有望达 3000 亿元,产业链相关龙头企业正迎来历史性机遇。
二、核心赛道龙头概念股全解析
(一)量子通信:产业化最成熟的核心战场
量子通信是目前技术落地最充分的领域,已形成 “核心设备 – 网络建设 – 行业应用” 完整链条,以下企业占据关键卡位:
国盾量子(688027)
作为全球量子通信设备龙头,公司源于中科大潘建伟院士团队,国内市占率超 70%,主导 “京沪干线”“墨子号” 卫星等国家级项目,量子密钥分发(QKD)设备全球出货量第一。2025 年三季报显示,其营收同比暴增 126.5%,量子计算业务增速达 283.92%,推出的 880 比特超导集群已实现海外出口。中国电信控股后,公司加速 “央企 + 科研院所” 模式落地,2025 年订单同比增长 74.54%,机构预测全年扭亏为盈,堪称量子通信领域的 “纯正标的”。
神州信息(000555)
作为量子通信网络的 “建设者与应用推广者”,公司深度绑定国科量子,参与 “京沪干线”“武合干线” 等骨干网建设,并为金融机构提供量子加密解决方案。其与国科量子联合研发的 “量子安全 SD-WAN” 已在多家城商行落地,更参与人民银行 “星地一体” 项目,将跨境人民币交易时效从 3 天缩短至 90 秒。尽管 2024 年营收短期承压,但金融信创业务增速超 30%,量子安全有望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亨通光电(600487)
国内量子光缆龙头,市占率超 40%,深度参与 “京沪干线”“京雄量子干线” 建设,2025 年订单预计超 30 亿元。公司技术突破显著,开发的 1Tbps 速率太赫兹通信光纤适配 6G,量子低温电缆已供货上海量子科学中心,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38.9%,是量子通信基础设施的核心支撑者。
(二)量子计算:未来算力的 “圣杯” 争夺战
量子计算处于 “NISQ(含噪声中等规模量子)” 时代,技术路线竞争白热化,上游设备与核心器件企业率先受益:
中科曙光(603019)
作为量子计算基础设施供应商,公司参股本源量子(持股 18%),推出全球首款量子 – 经典混合计算服务器,构建 “量超融合” 算力网络。2025 年与国盾量子成立产业联盟,推动量子算法在金融、生物医药领域商业化,量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200%。截至 2025 年 10 月 29 日,公司总市值达 1672.78 亿元,在量子计算落地进程中占据核心地位。
华工科技(000988)
全球唯一量产量子点激光器芯片的企业,单光子发射源单价超 50 万元 / 片,量子业务营收占比已达 25%。2025 年推出无铍 LSBO 晶体,解决传统 BBO 晶体的环保问题,迅速成为国际量子设备商首选材料。公司总市值 878.61 亿元,凭借核心器件垄断优势,深度受益于量子计算设备放量。
罗博特科(300757)
通过参股全球精密光学设备龙头 ficonTEC,间接布局量子计算上游核心设备,为 IBM、谷歌等国际量子巨头提供光子芯片耦合设备,是量子计算规模化的关键装备供应商。尽管 2024 年光伏业务调整,但半导体设备业务增速超 50%,量子设备有望成为未来核心增长点。
(三)量子安全:抗量子攻击的 “防护盾”
随着量子计算逼近实用化,后量子密码成为刚需,以下企业抢占标准高地:
格尔软件(603232)
国内商密龙头,前瞻布局后量子密码(PQC),2023 年成立控股子公司专注算法研发与标准化,已参与多项国家密码标准制定。公司拥有 20 年商密技术积淀,客户覆盖政府、金融等关键领域,2024 年研发投入占比超 15%,毛利率稳定在 50% 以上。2025 年与中国电信合作开发量子安全物联网终端,更将抗量子算法 LWE 纳入阿尔及利亚数字信任项目,先发优势显著。
吉大正元(003029)
推出 “元密一体机”,集成抗量子密码算法和量子随机数芯片,实现传统密码与量子安全的平滑过渡。公司参与国家级量子通信干线安全建设,产品已应用于电力、政务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在安全升级浪潮中具备独特竞争力。
(四)核心材料与器件:产业链的 “基石” 力量
量子科技对材料精度要求苛刻,上游龙头企业构建高壁垒护城河:
福晶科技(002222)
光学晶体 “隐形冠军”,BBO、LBO 晶体全球市占率超 70%,是制备量子纠缠光子对的关键材料,应用于 “墨子号” 卫星、华为量子计算机。2025 年推出的无铍 LSBO 晶体解决环保痛点,成为国际量子设备商首选,技术壁垒难以撼动。
光库科技(300620)
深耕光纤器件 20 年,量子激光器组件是量子通信光源、量子计算激光系统的核心部件,客户覆盖国内外主流设备商。公司在铌酸锂调制器件领域全球领先,2024 年营收增长 40.71%,近 5 年 CAGR 达 19.39%,量子业务已成为增长新引擎。
三、投资逻辑与风险提示
(一)核心投资主线
技术壁垒型企业:优先选择主导国家级项目、拥有核心专利的龙头,如国盾量子(量子通信设备)、福晶科技(光学晶体);
订单落地型标的:关注业绩兑现能力强的企业,中科曙光(量子业务增速 200%)、亨通光电(订单超 30 亿元)值得重点跟踪;
产业链上游龙头:核心材料与器件供应商具备 “卖水人” 优势,光库科技、华工科技等业绩确定性更高。
(二)风险提示
量子科技仍处于产业早期,技术路线迭代、研发不及预期等风险不容忽视。此外,部分企业量子业务占比仍较低,需警惕概念炒作风险(如已退市的凯乐科技曾因虚假布局被市场淘汰)。投资者应聚焦技术落地进度与业绩贡献度,避免盲目跟风。
四、结语
从 “墨子号” 卫星到 880 比特超导集群,中国量子科技正从 “跟跑” 向 “领跑” 跨越。在政策红利与技术突破的双重驱动下,国盾量子、中科曙光等龙头企业已搭建起产业骨架,福晶科技、格尔软件等细分冠军则筑牢根基。随着 “十五五” 规划落地与全球市场扩容,量子科技将逐步释放万亿级能量,而真正掌握核心技术、实现场景落地的龙头概念股,终将在这场技术革命中脱颖而出。